以“党建+”打造行业领先的线圈制造基地
湘电集团电机事业部线圈车间党支部
【基本情况】
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电机事业部线圈车间党支部现有党员38人,党支部委员5人。车间主要承担公司交流定子线圈制造、风电线圈制造、直流线圈、定转子嵌线以及VPI浸漆等关键工序生产。2000年车间获全国“工人先锋号”殊荣;党支部多次被公司党委授予“先进党支部”称号,2018年评为公司“五化建设达标党支部”。
【基本工作】
党支部践行“党建+标准化”工作模式,持续推进党支部“五化”建设,深入开展党建强基提能专项行动,提升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,提高党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,促进学习教育、学以致用、整改落实“三结合”。围绕公司“创新引领、改革驱动、制造智能、管理精益”工作主题,实施“党建+业务”工作法,推动党员示范岗(先锋岗)和党员责任区进现场、进班组,基层党建服务生产经营更加直接、更加具体、更加有效。
【经验做法】
党支部坚持“围绕中心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创新实施“党建+”工作模式,打造党建强劲引擎,助推建设行业领先的线圈制造平台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凝心聚力建设柔性制造平台。党支部紧紧围绕公司“打造线圈制造平台,提高核心竞争力”的部署,成立由党员为首的攻坚克难小组,组织开展项目共建活动,合力打造支撑公司转型发展的“主战场”。拓展“主题+载体”方式。围绕“核心工艺、智能制造、试验验证、产品集成”主题目标,搭建“新厂房搬迁行动”等活动载体,累计组织开展主题党日、志愿服务、临时党员突击队等活动90余场次,完成70余台先进设备的搬迁改造和安装调试,确保了30000平方米新厂房物流线、工艺线等有序运转,形成生产模块集成分布的布局结构;突破加工制造瓶颈,开展“梭长2000毫米以上工业发电机半线圈制造”攻关,项目组通过设计、制造、加装辅助支撑架等二类工装,形成了工业发电机定子线棒自主配套生产能力,填补了制造空白。贯彻“绿色+智造”理念。支部以实现“原料无害化、生产清洁化、能源低碳化、环境人性化”为标准,组建成立由支部领导班子和党员骨干牵头的线圈平台建设项目组,积极推进1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。为大幅降低能耗,烘炉、退火炉等采用燃气模式,比传统模式降低能耗30%;针对线圈、压型生产工艺难点,党支部书记牵头的项目组实施“匝间胶化”新模式,由单个线圈匝间胶化变为多个线圈一体胶化,引入一体烘房,首创国内定子线圈匝间胶化自动线,既在线圈制造重点工序能力上得到突破,又改变高温且易产生有害气体的工作环境。应用一体化智能设备,推进低碳绿色制造,起到了可推广、可复制的示范效果。凸显“硬核+合力”效应。党支部通过建立党建工作承诺践诺、目标考核、述职评议等机制,实行支部领导联点制和党员区域责任制,以“硬要求”“硬作风”,专啃平台建设中的“硬骨头”;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示范、组织发动、攻坚破难等方面的作用,激发了全员打好“建设柔性平台,加快形成产能”攻坚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先后攻克了线圈绕包、嵌线、VPI浸漆一体化应用,RGV小车和立体库自动线生成,ERP一体化管理系统导入等难关,构建了国内领先的线圈柔性生产模式。目前,该平台形成年产大、中型交流电机线圈900万千瓦,双馈、直驱风力发电机线圈1500台的生产规模,实现了线圈数控加工跨距从155-1000毫米的制造能力。
齐心协力开展线圈工艺革命。深入开展“书记联项目” “党员先锋行”等活动,做细做实党员示范工程和党员责任区、党员示范岗活动,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到“线圈工艺革命”工作中来,推动了产品质量、基础管理、经济效益提升。支委委员带头开展“六个一”活动。即党员干部每年至少为职工办一件实事、联系帮扶一名职工群众、为车间建设提一条合理化、为车间现场划分一个区域责任、参加一个重点项目、为党员上一堂专题党课,在推动车间建设和发展工作中起好步、带好头。去年,支委委员牵头负责线圈制造革新活动,通过建立“定子线圈制造工艺改进”共产党员示范项目 ,反复摸索、验证确认最佳工艺方案,将定子线圈制造6道工序缩减到3道工序,完成1300台新工艺线圈制造,创造节约价值300万元。党员积极投身“三亮三比”活动。工作时间和党的重大活动佩戴党徽,时刻牢记党员身份,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树立党员形象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带动形成干事创业强大合力。党员、技师潘新武创新工作室,积极开展“用热溶胶带替代胶化工艺”等10余个项目的创新研究,先后完成了工艺、技术改进40余项,为线圈制造提供了新动力。职工热情参与“1+1”活动。支部组织开展党员联系职工“1+1”活动,通过发挥党员引领作用,带动职工群众立足岗位、助力发展。党员单伟东联系的职工张哲学成为线圈制造“多面手”,在线圈制造工艺改进过程中,他们多次改进数控设备,简化线圈工序,解决了嵌线工序生产瓶颈问题,还有了“1+1=名师出高徒”的佳话。党员陈科联系的职工群众盛曙初成为“五星”班组标兵,在新工艺实施过程中,他积极探索设备操作法,改进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确保了操作方案最优化,扩大了设备使用范围,被公司命名为“盛曙初立式包带机平包操作法”。
同心同力打造和谐幸福。支部坚持党建带工建、带团建,打造“三个一”共同体模式,构建“共建+共享”服务格局,形成党工团一体推动发展、服务群众、凝聚人心、促进和谐的生动局面。组织引领,搭建“一张网”体系。支部坚持把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、难点、焦点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,构建教育和管理、监督、服务有机结合的工作网络。通过做实联点共建工作,举办“听职工诉求”座谈会,开展“连心桥”“送爱心”活动,深入了解职工所思所盼,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;坚持为职工办实事,今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0余人次,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50余个,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。机制引领,推动“一盘棋”格局。支部完善联动协同和激励约束机制,构建起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、共促发展的工作格局。围绕降低成本、节能减排、工艺改进、安全生产等主题,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,开展“五小竞赛”“导师带徒”“QC班组”等活动,鼓励职工技术创新、经济创效。党支部联合工会深化“立足岗位、降本增效,助力主业倍增”主题劳动竞赛,团支部开展“十佳青年”“青年岗位能手”“优秀青年志愿者”等评选活动,女职工委员会实施“建功新时代·芙蓉绽三湘”主题竞赛,引导职工立足岗位、建功立业。活动引领,创新“一家亲”服务。党支部针对女职工多的特点,创建“母婴关爱室”“心理关爱室”,建立“姐妹工间站”“志愿护卫队”,认真做好关心关爱女职工、维护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工作。组织开展征文比赛、知识抢答赛、辩论赛和趣味运动会等活动,极大地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,显著提升了组织凝聚力和团队创造力。
责编:马菀倬
来源:省国资委党委